为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推动校地合作服务农业现代化,2025年10月31日下午,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莉萍、院长黄宏磊、副院长刘姣华等一行赴孝南区肖港镇,围绕蔬菜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并与肖港镇党委、合作社及市场主体代表共商实践基地共建合作。
调研组一行走访了白湖社区党建基地、规模化蔬菜种植区及合作社运营中心,实地考察肖港镇在“小田变大田”改革、土地流转协调、党员示范带动等方面的实践成效,深入了解“蔬菜基地+合作社+首衡城市场”的产业链协同模式。

座谈会上,肖港镇副镇长肖篆介绍了该镇龙头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概况。万里村党委书记汪艳来与万家蔬菜合作社负责人万友华分别分享了小香葱产业及蔬菜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特色优势、运营模式与未来规划。白湖社区书记彭书贤则重点介绍了社区党组织在党建引领与全链条服务保障产业发展的具体做法。近年来,肖港镇围绕小香葱产业,持续在技术、规模与质量上发力,构建“专家+基地”技术支持体系,推广标准化“五步种植法”,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控,2025年肖港小香葱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肖港小香葱依托华中地区最大的“菜篮子”工程——孝感首衡城,已经发展成一条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莉萍对肖港镇党委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成果。院长黄宏磊指出,学院将依托农业农村发展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以此次校地合作为契机,既为学生拓展实践平台、强化专业能力,也为地方农产品品牌打造与产业动能培育提供智力支持,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双方围绕“订单农业”机制如何推动从“卖菜难”向“送菜易”转变、“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租金、务工、分红等方面的联农富农成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校地合作机制构建方面,双方初步探讨了“学院党委+镇党委+合作社+市场主体”四方联动的实践基地体系,计划在规模化蔬菜基地管理、肖港小香葱品牌建设、合作社运营提升等领域设立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未来将探索“双导师制”“课题攻坚制”等培养机制,组织研究生参与运营优化、品牌策划、农文旅融合等实践项目,并联合举办“蔬菜产业发展论坛”“合作社运营实训营”等活动,实现产业升级与人才培育双向赋能。
此次调研标志着湖北工程学院与肖港镇在校地合作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双方表示,将以党建为引领,通过资源互补、模式创新与智力支撑,共同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肖港经验”,为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